表妹聊视频,经常听到她抱怨小侄女妞妞爱掐人、打人。“这个孩子脾气可太差了,每次掐的我都好痛,有时候打妈妈的时候,还很用力,每次我都打她手,给她教训,让这小家伙知道不能随便掐人、大人。这要不管,以后不定厉害成啥样呢!”
“可以问问姑姑,小时候你可比妞妞厉害多了!”听到我的话,妹妹哈哈大笑。“其实面对妞妞掐人、打人这种行为,你应该感到高兴。”
听到我的话,她满脸疑问:“怎么小孩子动手掐人、打人还成好事儿了?”
01掐人,打人,是成长信号
很多人应该都跟表妹一样的疑问:为什么说小宝宝掐人、打人是好事儿呢?因为这个行为对于1岁左右的小宝贝来说,是一种成长信号。
首先,是宝宝手部在探索。
拍打、掐人的动作一般在6~8个月的时候就会出现,我家妹妹差不多是8个月大的时候,变得喜欢掐人。一开始的时候,我也好奇,为什么小小的她,能干出掐人的事情。后来才知道,是所有的小朋友都会出现的一种成长现象。
出现拍打、掐人后,小朋友的手部也开始迅速的发育,比如可以捏起掉落的饼干屑(婴幼儿饼干),或者一些较小的玩具,他们也可以用大拇指和食指拿起来。而这两个指头,恰好就是小朋友掐人时候用到的。
因此,他们并不是因为不喜欢谁而去掐他,拍打他,而是一种正常的生长发育。而且,对于宝宝来说,手指的探索发育,正是他们智力发育的信号。就像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的:“儿童的智慧,全在他的指尖上”。
其次,是一种情感表达。
小侄女妞妞喜欢粘着奶奶,祖孙二人一块玩,情绪兴奋的时候,妞妞就会用手拍打奶奶的脸、头、胳膊,有的时候还会拉扯奶奶的头发。
对于妞妞这种行为,妹妹经常会责怪,害怕纵容会惯坏宝宝。其实这种情况宝妈不需要担心,这是孩子表达开心的一种方式。
最后,是模仿大人行为。
新手爸妈被宝宝掐到,或者啪啪打几下后,一般都会反击。一方面是因为娃下手不知轻重,爸妈确实感觉到疼痛,另一方面会想着要制止他们这种动手的行为。因此,就会顺手打宝宝的手,并且告知他们不可以打人。
事实上,家长的这种担心,宝宝并不是十分了解,对他们也没有起到多大的震慑作用。但是他们模仿能力很强,故而,有时候会学着爸妈的样子,继续动手打人。
02不责怪,不打骂
新手爸妈面对宝宝动手掐人、拍打的行为,总是忍不住想要数落,甚至还会面带凶色的拍打小手。这样的做法会给小宝宝带来怎样的影响呢?
1、宝宝心里不开心
被爸妈训斥后,宝贝的心情自然是不愉快的。但对于婴幼儿来说,快乐的心情,可以刺激大脑分泌成长素,神经元突出生长,对于宝贝的身体成长与智力发育很关键。如果经常让宝贝不开心,是会影响到他们身心健康的哦!
2、失去手部探索欲
当宝宝的手部探索欲总是被阻止后,他们就会失去探索欲。而这不仅影响智力的发育,也会影响手眼协调能力。
对于一个新生儿来说,他定然不会因对某一个人不喜欢而去掐人,打人,这些是他们的“无心之过”,更是成长表现,因此新手爸妈,要了解宝宝这个行为背后的特性,对孩子不打骂,不责怪。
03 打人、掐人要做好引导
如果害怕孩子掐人、打人的行为会延续到长大,并且威胁到其他的小朋友,那么爸妈要做好成长中的引导。
方式一: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不同
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在《一首小夜曲》中有一句值得父母深思的话:“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,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”。
父母是孩子最初的教育者,更是一生的引导者。如果不了解宝贝们的成长特点,不能理解到孩子的行为,就会做成一些伤害孩子的事情。
所以,爸爸妈妈应该学着了解孩子,除了知道掐人、打人的方式,是成长的标志以外,也要观察是不是有情绪上的不满,寻求大人的关注等,以便及时的做到关注与耐心的引导、教育。
方式二:营造一个稳定的成长环境
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,父母什么样子,孩子就会长成什么样。对于宝宝来说,父母的一言一行是他们认识社会的途径。
所以,新手爸妈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,并且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,避免让他看到一些动手打人的动画片之类。
我的一位朋友,她的儿子很喜欢看奥特曼,为了哄好儿子,她经常播放。久而久之,这个孩子只要一兴奋,就会模仿奥特曼的动作去打别的小朋友。在稳定的成长环境中,尽量避免让孩子看电视、游戏中一些打架的画面。
方式三:引导孩子学会正确的情绪表达
如果3岁以后,还是会出现掐人、打人的行为,一定要及时引导孩子学会正确的情绪表达。比如,当你开心的时候,可以说给爸爸妈妈听;不开心也可以分享给其他人;生气的时候可以画画,可以打毛绒玩具,但不能动手打人。
Tips: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后,他们会知道该如何发泄情绪,也就避免出现打人等不好的行为。
3岁以后有掐人、打人的行为会与成长正常现象有关,但并不意味着不会出现故意的行为,因此父母要多关注,多观察孩子的行为,以便让自己做出更精准的判断,做到更好的引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