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我发现,许多人在情感世界里的焦虑与苦楚,其实并不完全源自前任施加的实际重创,而更多是被自己那无尽的臆想与负面的揣测所深深伤害。这些毫无根据的猜测与想象,犹如一把无形的锋利之刃,在悄无声息间割裂了原本可能坚不可摧的情感纽带。
事实上,很多时候,矛盾本身并不具备足以摧毁一切的破坏力,真正具有毁灭性的,是你对这些矛盾的无端放大与过度解读。譬如,他不过是在大街上无意间瞥了一眼美女,你却开始揣测他是否心怀异志,想要背叛;他偶尔遗忘了一句晚安的问候,你却将其视为“他不重视你,不在乎这段关系”的铁证。分开后,他回复信息的语气稍显冷淡,你便断定他已另寻新欢,将你彻底遗忘。这种对矛盾背后意义的无限制夸大与无端想象,才是真正侵蚀情感的罪魁祸首。那么,面对如此困境,我们又该如何自处呢?
首要之务,便是减少揣测,让恋爱回归其本真的纯粹与简单。谈恋爱,本就应是一场无需过多繁复思绪的甜蜜旅程。然而,许多人却总爱将恋爱的逻辑复杂化,习惯于从对方的一举一动中揣摩其心思,并据此作出反应。但这样的揣摩,往往伴随着时间与精力的巨大消耗,以及情绪的持续发酵。最终,你很可能得到一个错误的结论,并依据这个错误的结论去行动,从而引发一个更加糟糕的结果。这也正是你为了复合倾尽所有努力,却往往收效甚微的原因之一。因此,当你们之间并未出现真正的问题时,不妨摒弃“揣摩心思”这一环节,直接根据“已经发生的问题”去应对。他给予你何种反馈,你便依据这种反馈去处理,不过度揣测与怀疑,如此,你将会减轻许多心理压力,前任也会因此感到更加轻松。
其次,切勿预设问题,为尚未发生的事情而焦虑。许多人在恋爱中长期处于焦虑状态,并非因为对方已经犯错,而是“恐惧”对方会犯错。恐惧对方不再爱自己,恐惧对方身边会有新欢,恐惧对方真的已经放下。然而,这些事情真的发生了吗?并没有,至少目前尚未发生。因此,你总是在为自己无法掌控的事情而焦虑,对尚未发生的事情充满恐惧。这样做的结果便是,你越是紧张不安,前任便越是警觉。请记住,你与他之间是正向的关联,你的一举一动,都会得到他相应的反馈。
再者,只做自己可控范围内的事情。那么,何为可控范围内的事情呢?譬如,持续提升自我魅力,确保自我价值处于不断更新与提升的状态;维护两人之间的情感舒适度与愉悦感,使其保持在线且稳定。同时,心中始终怀揣着一种考察的心态,而非过早地认定。如果真的遭遇背叛,洒脱地放手便是。毕竟,爱情讲究的是感觉,谁也不想与一个不值得的人纠缠一生。如果对方真的不值得,直接将他剔除出局即可,权当这次恋爱是一次失败的尝试。总结经验教训,为下一次的成功奠定基础。
最后,摒弃你在感情中的剧本式期待。一旦产生剧本式的期待,控制欲便会涌上心头,不断按照自己的剧本去要求对方的行为,期望对方100%顺从你的想法。稍有不满,便会心生情绪。那这就不是爱,而是满满的控制欲与索取欲。越索取便越不满足,越控制便越想在细节上与伴侣较劲。最终,你会被自己的期待所伤害,而非对方真的做错了什么。在最近的咨询案例中,十个里有九个都深陷这个问题。要么非要对方按照自己的“剧本”来爱自己,稍有不符便情绪失控;要么就是按照别人给的“剧本”去恋爱,比如网上别人家的对象是如何做的、好闺蜜好兄弟的对象是如何表现的等等。他必须做到怎样才算爱你……然而,我们要明白,我们是在与一个人谈恋爱,既然是人,就应有弹性,允许他用自己的方式来取悦我们,而非100%的控制。凡是你想要控制的关系和人,最终都会反过来控制着你。再者,一段感情是否要继续,应取决于你自己的恋爱感受与标准。一味遵循别人制定的标准去谈恋爱,这样的感情是难以长久的。哪怕勉强在一起,也终有再次破裂的一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