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这一生最“亲”的,不是血脉亲人,也不是枕边人,而是这个人

有一位作家写道:“我们从娘胎孤零零而来,中途过点热热闹闹的小生活,最后依旧孤零零而去,没有人陪伴在我们的身边。”

人,为什么会越活越孤独呢?孤独是人世间的常态。年轻人不希望孤独,所以总是为了摆脱孤独而合群。可是,当我们活到了一定的年纪,才发现孤独是不可避免的。

到了四十岁,身边的朋友少了很多,我们也不想与任何人交往了。这个时候,我们逐渐会回归到家庭当中,珍惜温馨美满的家庭时光。

到了五十岁,我们会在深夜思考,活着的意义,到底是为了什么呢?到底有谁能够陪伴自己走到最后呢?

望着身边的枕边人,我们不禁叹气;望着逐渐长大的儿女,我们也摇了摇头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要过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要追求,又有谁会把心思放在我们的身上呢?

在一轮心理挣扎之后,我们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,人这辈子最“亲”的,既不是血脉亲人,更不是所谓的枕边人。

除了自己,其他人都会离我们而去,或者背叛我们。因为人性本私,只顾自我。

02

看到过这么一件事。

村子里面有一位老人,今年六十多岁了,老伴走得早,养老金不高,儿女离他而去,日子过得不太好,整个人都恍恍惚惚的。

有一天,村里面的熟人来探望老人,感慨地说:“都一把年纪了,怎么儿女不在你的身边照顾你呢?他们到哪去了呢?”

老人摇了摇头,缓缓地回应:“我的那些儿女啊,都到大城市打工去了,怎么可能守在我这个老人家的身边呢?我们这些老人啊,也只能认命了。”

后来,村里面的人才了解到,老人的小女儿嫁给了城市人,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到了大城市打工,一年到头都不愿意回家,老人也只能孤零零地老去了。

人生最大的悲哀,不过是早年辛辛苦苦建立的小家,终究在自己年老的那一天,逐渐地“散”了,就跟一盘散沙一般,根本就“聚”不起来。

像这般“孤独到老”的老人,现实生活中到底多不多呢?大城市比较少,可在落后的农村特别多。

这些老人挣扎一生,总是希望自己的付出,能够换来晚年的好报。殊不知,所有的付出,都仅仅是自己的一厢情愿罢了。到了晚年,多半会活得孤独。

03

想起这么一句话:“人赤条条而来,也赤条条而去,带不来一分,也带不走一毫。”

我们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,是一个人而来。随着年岁的增长,我们老去了,也要一个人离开。开始和结果,皆是孤独的。而过程,则充满了“酸甜苦辣”。

网络上有这么一个段子。

18岁的时候,是一个人努力奋斗考大学;23岁的时候,是一个人孤零零地到大城市工作;等30岁的时候结婚了,依旧觉得无比孤独

过了40岁,生活的压力更大了,也没有人可以体谅自己,只能一个人坚持熬下去;到了50岁,逐渐释怀了,也许人生就是一段“独自走天涯”的旅程。

60岁之后,我们再也不奢求什么了。孩子想要孝顺,那就孝顺,而孩子想要远离父母,我们也无法阻止。一切,随心随缘就好。

为什么18岁的态度,跟60岁的态度,会有如此之大的区别呢?关键在于,60岁的时候,我们已经逐渐看透了,人,无论有钱没钱,“孤独”都是不可避免的。

陪伴自己老去的,并不是外人,也不是亲人,更不是枕边人,而是我们自己。

04

哲学家认为,人这一生,还是为了“认识自己,接纳自己”而活着。

很多人不理解,为什么要认识自己呢?我对自己不是很理解吗?其实,我们对自己并不理解,只是我们自认为如此罢了。

所谓的“认识自己”,就如同苏轼所说的“且夫天地之间,物各有主,苟非吾之所有,虽一毫而莫取”。该得到什么,该失去什么,顺其自然就好。

自己是普通人,就该拥有普通的事物。自己是精英,那就拥有精英的经历以及历程。反正,到头来都是“人生福祸,自我承受”

而所谓的“接纳自己”,那就更有意思了。这世上能够接纳别人的人,有很多,而能够接纳自己的人,一般都比较少。

人,如果无法认识自己,那就无法完全接纳自己。比如自己是一个平凡人,那我们是否能够接纳自己的平凡呢?没有人能给出肯定的回答。

不是所有人,都能够接纳平凡的自己,也不是所有人,都能够跟自己的内心和解。当然,在50岁之后,我们的态度就变了。

到了中年或者晚年,人们会彻底地认识到,人一辈子都只为了“自己”而活。真正伴随自己老去的,也只有自己。一切,仅此而已。

本文來自網絡,不代表觸動你我的心靈立場,轉載請注明出處: https://www.zhiyu15.com/ganwurensheng/2275.html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返回顶部